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

(開經偈)
夙世恩報德 誦經禮元皇
永享無期壽 道心超然法
希夷開大有 真炁雜氤氳
神飛神仙路 七祖昇天堂
妙緣無修,妙行無積。從修有修,修緣證妙。從積有積,積行通妙。
妙本從無,曠積自有。廣演妙緣,顯言勸修。烜赫妙行,示相有積。
妙緣妙行,既通修積。若世眾生,一念一動,緣行俱在。迷惑本來,
毀無失有。如人父母,誕生男女。始相不見,託相為有。有中有相,
相化萬狀。艱難苦惱,憂慮悲戚,悉從相起。我既託相,日惱父母。
令我父母,日夕悲酸。我相既有,父相母相,日漸衰朽。緣我相故,
令我父母,始相沉埋。父母男女,輸轉無已。是此有相,同歸苦惱。
我從今日,從我相中,悉滅貪嗔,悉破嶮峻。持念平等,用報始相。
使我始相,大得快樂,無諸苦惱。世世生生,託相全具,不致衰朽,
然後滅除。始相令無,相著將此,無著同滅。始相我相,始相悉歸。
無著相既,無著不見。不有不起,不為無礙。無障無閉,無塞自然,
去累不墮苦海。普願飲信,日持奉行。

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 白話注釋

妙緣無修 :善緣是不執著修持形式,而自然具備。
妙行無積 :美好德性是不執著不做作,而自然累積德性。
從修有修 :從不做作的修持中,自然具有修持功力。
修緣證妙 :在自然修持的隨順因緣中,自會證悟本性的圓滿。
從積有積 :在不造作積聚德性中,自可累積足夠的德性。
積行通妙 :累積足夠德性將會通達本性的圓妙自在。
妙本從無 :圓妙自在的本性本來是無軌跡可通達。
修積自有 :但是恆久不斷的修持,累積德性,自會有悟到妙性本來的時候。
廣演妙緣 :廣大演繹廣結善緣。顯言勸修 : 明白表言勸人修持修心。
烜赫妙行 :正義威凜善美德性。
示相有積 :在行為表相上顯示出是個積德之人。
妙緣妙行 :善德善緣。
既通修積 :既然是通過日常修持累積而來。
若世眾生 :世界眾生。
一念一動 :起一心念,行一行動。
緣行俱在 :當然都會注記一記因緣,識心也存認一種行為。
迷惑本來 :如此不善因緣,不美德行漸漸迷惑本來面目。
毀無失有 :剝毀自然的天真無邪,失去本有的圓明本性。
如人父母 :如同人類的父母。
誕生男女 :生下兒女後。
始相不見 :再也不見父母自己本相的存在。
託相為有 :一心所有只寄託在兒女相上。
有中有相 :在兒女相中就隱藏父母相的全部託附。
相化萬狀 :但是兒女相本是無常態,常變化萬端狀況。
艱難苦惱 :所有艱苦、困難、痛苦與煩惱。
憂慮悲戚 :憂愁、焦慮、悲傷與心有所感觸。
悉從相起 :皆是肇因於萬相而起萬狀。
我既託相 :兒女如我既然被託咐某種期待之相。
日惱父母 :卻日日讓父母或煩惱或氣惱。
令我父母 :以致我的父母。
日夕悲酸 :日日夜夜心中悲戚、酸澀與痛苦。
我相既有 :我這兒女相既然存在。
父相母相 :父母的形相。
日漸衰朽 :也就一天一天的愈來愈衰弱朽壞。
緣我相故 :只因把所有焦點都注重在我這兒女相上。
令我父母 :因此讓我父母
始相沉埋 :忘記了、埋沒了自己本來面目。
父母男女 :父親母親在男性女性慾望裡。
輪轉無已 :輪轉不停,纏擾不休。
是此有相 :因有此兒女相的執著。
同歸苦惱 :才會在兒女相中自尋痛苦煩惱。
我從今日 :我從今日。
從我相中 :從我這兒女相中。
悉滅貪嗔 :悉數滅除心中的貪婪嗔恨。
悉破險峻 :悉數破除一切因追求慾望而招惹的危險,以及因癡愚所產生的自我障礙。
持念平等 :念念是平等,貧富男女平等,士農工商平等。
用報始相 :故能活在現前當下創造喜悅幸福,以這樣的信念回報父母。
使我始相 :如此使我的父母們。
大得快樂 :在生活的各個層面都獲得快樂。
無諸苦惱 :因為知道一切是平等,一切都無固定的常態,
所以也無須緊緊抓住痛苦與煩惱。
世世生生 :所以也沒有苦惱的生起與消滅,或讓苦惱存在
託相全具 :因此在兒女相中,一切寄託皆是圓滿具足,合情合理。
不致衰朽 :不會因時間而衰敗腐朽。
然後滅除 :然後也不用擔心所寄託之相被滅除消失。
始相令無相 :令我父母不再執著此寄託 之兒女相 。
著將此無著 :就將如此不執著信念。
同滅始相我相 :一同滅除堅持的父母相兒女相
始相悉歸無著 :父母們全部回歸沒有執著的本來面目。
相既無著 :所寄託之兒女相既然不再執著所期待與託咐。
不見不有 :不執持一定要見到成龍成鳳,不執持一定要有所成就。
不起不為 :不起非份之心,不做不合情理之作為。
無礙無障 :因此心無所掛礙,無所障敝。
無閉無塞 :心沒有被閉鎖,也沒有被阻塞。
自然去累 :因此自然輕鬆自在,去掉層層累贅包袱。
不墮苦海 :不會墮入一切痛苦煩惱苦海。
普願欽信 :普遍希望天下善男信女。
日持奉行 :能夠每日持誦並照義遵守奉行。
【玄天上帝說報父母恩重經】278文字完終

聖父聖母為武當山道教真武大帝父母的尊稱。其父為淨樂國國王,母親為善勝皇后。真武在武當山修道成仙后,父母隨之而被封。玉帝封聖父為「淨樂天君明真大帝」,聖母為「善勝太后瓊真上仙」,居龍變梵度天無欲宮。

聖父像一般多伴隨聖母像出現。聖父與聖母是道教對真武大帝父母的尊稱。

真武在武當山修道成仙后,父母隨之而被分封。而對聖父、聖母的崇奉,在元代即得到統治者的推崇。元仁宗於延祐元年(1314年)即封靜樂國王為「啟元隆慶天君明真大帝」,加封善勝皇后為「慈寧毓德天君瓊真上仙」。

玄天上帝學道不忘報本,道成拔度父母超升天界,位列仙班。後人感玄帝孝敬父母之心,於是在供奉玄帝的地方,都供奉聖父、聖母。告誡天下眾生禮帝為師,不忘父母養育深恩。

傳曰:仙經萬卷,忠孝為先。又曰:一子學道,則九祖生天。其斯之謂歟。

北極真武(玄天上帝)為淨樂王子、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 為了道業修持也無暇去、從事殺生罪業俗事、為眾生不統王位不享榮華富貴,獨進深山刻苦修行,得道後亦不穿金戴銀面聖,不展修行成果,虛懷若谷,拯救蒼生。而本省各地傳說、真武玄帝出生屠夫為屠宰業祖師爺之流說,實為無稽之談,且對真武玄帝大為不敬、日後凡信奉 真武玄帝信眾弟子、不可採信渲染,請依正統道藏記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