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嶺慶雲宮(非玄帝廟)
最早是嘉慶二年(1797年),漳州人吳德明帶天公神像進入宜蘭草嶺,建草廬祭拜。於道光十六年(1836年)年肇建廟宇,明治三十七年(1904年)改建。原名「天公廟」,在1904年改建時取自蘇軾詩「一朵紅雲捧玉皇」,改名「慶雲宮」[1]。廟址為宜蘭縣頭城鎮石城里濱海路7段33號[3],為北部濱海公路127公里處,離大里車站步行約五分鐘。
此廟宇朝山面海,是媒體推薦的觀光地點。1960年10月,康灩泉委石匠將盧纘祥在1950年重陽節所作的〈遊草嶺〉鐫刻在此廟後。1964年,大里國小用廟土地建校。1981年,凌霄寶殿重建完成。1999年,廟前的台2線計畫從十二公尺拓寬為三十一公尺,信徒為力保廟地完整,向立委林建榮陳情,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同意縮減拓寬寬度,鐵公路東移。
地址 : 宜蘭縣頭城鎮濱海路七段33號 039781075